cover_image

【赏析】文物二三事(第四十三期)照镜子 正衣冠 扬正气 守底线——馆藏廉政风物赏析

南平市博物馆
2024年06月06日 08:47


图片

明“正其衣冠”铜镜

直径8.4厘米,厚0.5厘米

(南平市博物馆藏)

铜镜,是古代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具。古代铜镜种类繁多,纹饰多样。南平市博物馆收藏的铜镜中有一件明代“正其衣冠”铜镜,较为特别,在此介绍给读者朋友们。该铜镜直径8.4厘米,厚0.5厘米。圆形、镜背面外区无纹,内区四行竖书楷体:“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明明德心,惟我与尔”十六字,圆形镜钮。
“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”,出自《论语·尧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直译为:君子衣冠整齐,目不斜视,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,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? 通俗点说,就是要注意自己的着装和言行举止。提起正衣冠,我们还会想到“以铜为镜”的历史典故。《旧唐书·魏征传》记载,敢于直谏的魏征死后,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难过地说:“夫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
“明明德”出自《礼记·大学》,此篇开篇即说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第一个“明”是动词,是彰明、弘扬的意思;第二个“明”是形容词,意为“光明的”。“明明德心 惟我与尔”连起来是说,只有我和你知道要弘扬内心善良光明的德性,是铜镜与使用者的对话,亦是忠告和反省。
在今天,“以铜为镜”“正其衣冠、尊其瞻视”,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每个人、特别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心中都应有一枚“铜镜”,时刻警醒自己,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。

撰稿:林正锋

编制:陈碧蓉

责编:陈春晖

编审:余   鹏


参观时间:周二至周日(周一闭馆)

参观预约电话:0599-8602636

办公室电话:0599-8612820

电子邮箱:npbwg@163.com

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马坑路266号

官方网站:http://npbwg.org.cn/



图片

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南平市博物馆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南平市博物馆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